白芷治胃病琐谈
来源/中医书友会(zhongyishuyou)
I导读:白芷为辛温解表,主治外感诸病之圣药,若专用于胃病,实为鲜见。本文介绍如何将这味药灵活运用在脾胃系统疾病中。相信各位读过之后,能收获满满!
白芷治胃病琐谈
作者/石炳武 赵淑娥
白芷为辛温解表,主治外感诸病之圣药,若专用于胃病,实为鲜见。胃病乃胃脘疾病之谓,为多发病常见病。现就其运用体会整理如下,以资交流,也许对胃病的治疗研究有所裨益。
1、消肿止痛,生肌敛疡
白芷具消肿与止痛、生肌与敛疡的双重调节治疗作用,乃胃病消肿止痛,生肌敛疡之良药。
《本草经疏》云:“白芷,……辛香散结,而入血止痛”,又云:“……走气分,亦走血分,升多于降,阳也”。胃病因肿胀而痛,方能入于气分以畅气运,入于血分以散血结,辛香燥温,以化湿滞,达到消肿止痛之效;无肿胀而痛者,方能通上达下,行外走内,调畅气机,且能速效止痛;若有胃肠粘膜破损溃疡者,即可祛腐生肌以收敛溃疡,此多是通过消除炎症渗出,消除肿胀,活血消积,通络散结,化湿泄浊,调和气血,调节神经功能,祛邪扶正,止血宁络,软化炎症纤维斑痕,祛腐生肌,收敛溃疡的多途径作用而取效。
众所周知,胃病包括现代医学胃及十二指肠的急慢性炎症或溃疡等多种疾病。而这些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粘膜(腺体)有不同程度的肿胀(或萎缩)或破损,神经腺体功能失调,代谢性病理产物壅积为其重要病理特征。而白芷确有消除肿胀,修复愈合溃疡,软化斑痕,调节神经腺体功能之佳效。
其临床应用,若为充血性肿胀者,宜用白芷配姜黄、大黄、赤芍、丹参;若为出血性肿胀或破损者,宜以白芷伍蒲黄炭、三七粉、大黄炭、地榆炭;若为渗出性肿胀或破损者,宜予白芷合姜半夏、川朴、茯苓、草豆蔻;若为硬结(萎缩)性肿胀或破损者,宜用白芷配贝母、煅瓦楞、郁金、鸡内金;若以溃疡破损为主者,宜用白芷合乌贼骨、贝母、煅瓦楞、白芨;若以壅积性肿胀者,宜用白芷伍枳实、槟榔、川朴、莱菔子等。
2、宽胃利肠,和中通络
用白芷治胃病,实有宽畅中焦,通利肠道,宣通气机,和中安胃,通络开郁,散结消积之意,恰与胃病病理特点合拍。经临床应用,亦确擅有此功。
《本草汇言》曰:“白芷,上行头目,下抵肠胃,……而利泄邪气”。白芷且有调和表里、调和气血、调和上下、调和寒热、调和肝脾、调和胆胃等诸多功用,并有辛散不伤气,温而不燥烈,祛邪不伤正,泻中有补,寓泻于补,行气亦活血,活血亦通络等优点。《本草经•百种录》说:“……白芷极香,能驱风燥湿,其质又极滑润,能和利血脉,而不枯耗,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”。
临床若经恰当灵活配伍,寒热虚实皆可用之。若调和寒热者,宜白芷配黄连、吴茱萸;若调和表里者,宜用白芷伍苏梗、半夏;若调和气血者,宜以白芷配木香、当归;若调和上下者,宜白芷伍生姜、大黄;若调和肝脾者,宜白芷配柴胡、茯苓;若调和胆胃者,宜白芷配黄芩、半夏;若调畅胃肠气机者,宜用白芷伍川朴、佛手;若胃络闭者,宜用白芷配郁金、九香虫;若用于和胃宽肠,宜用白芷伍生姜、砂仁等。
3、燥湿化痰,消痞健胃
白芷性轻味香气厚,其气芳香,功专燥湿化浊,理气化痰,宣通气机,舒郁开闭,疏达枢机,以消痞满,和中健胃。是以主入肺脾胃经,香能燥能化,辛能宣能散,轻能升其轻清阳气,厚能降其浊阴之气为其特点,且以燥湿化痰,散积消痞,升清降浊功效最优。燥湿化痰消于中,开痹引湿出于表,化痰宣通出于窍,泄浊利水走于下;白芷消痞散积是谓有其导邪气之壅滞,消食气之积滞,化湿邪之遏滞,舒气机之郁滞四大功效;白芷和中健胃是其有醒脾消胀,开胃进食,升清降浊,启胃之受纳,旺脾之健运的显著功效。
临床应用,若以燥湿为主者,宜白芷配苍术、川朴、草豆蔻;若以消痞为主者,宜白芷伍苏梗、陈皮、佛手;若以化浊为主者,宜白芷配薏苡仁、菖蒲、车前子;若以邪滞为主者,宜白芷伍柴胡、羌活、桔梗;若以痰积为主者,宜白芷配半夏、僵蚕、胆南星;若寒湿食滞者,宜白芷伍生姜、苍术、草果;若湿热食滞者,宜白芷配黄连、薏苡仁、山楂;若脾虚食滞者,宜白芷伍茯苓、白术、白蔻仁;若用于健胃者宜白芷伍半夏、建曲、麦芽。
4、辛散温通,激发阳气
白芷辛温宣通,具有温散宣通阳气,发邪气,温暖中焦,调畅枢机,醒中土之气,散中焦寒邪,激发脾胃阳气,补脾阳,暖中土之良效。临床用于治疗胃病,实为佳品。
本品具有温燥而滑润之性,温而不伤阴损气,助阳气升动以行,行阴气枢机以散,温以助运,温以助补,温以燥化,温以宣达,温以消散,温以旺气,温以生阳。
临床应用,若寒邪犯者,宜白芷配细辛、生姜、藿香以辛温宣通,速散寒邪;若中寒内生者,宜白芷伍甘松、干姜、吴茱萸以温中散寒,通畅枢机;若脾胃阳衰者,宜白芷配细辛、附子、乌药以温脾暖胃,振奋中阳;若中阳不振者,宜白芷合桂皮、细辛、苏梗以激发脾阳,兴奋枢机;若湿遏脾阳者,宜白芷配川朴、半夏、紫苏以化湿通阳,以展枢机;若食积遏伤阳气者,宜白芷伍槟榔、焦三仙、枳实以消食化积,通畅阳气。
总之,白芷治胃病,疗效较为显著,寒、热、虚、实诸症皆可选用,但须灵活掌握配伍规律注意药量增减变化,若以燥湿化痰,温运宣通为主者,用量以10g~12g为宜,其它用量则以6g~9g为宜。当遇阴虚血热,实火亢盛而无兼夹湿象者,则应慎用之。
本文摘自《陕西中医》,1996年第5期,作者/石炳武 赵淑娥。编辑/闫奇峰,校对/慧中。
5.镇衄汤治血尿
10.舌诊图谱,史上最全
16.港珠澳游记
17.史进前将军书法欣赏
20.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,痒疹妙手回春效,胃病痊愈饭菜香
26.【南方农村报】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
27.【潮州日报】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--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
29.荣获锦旗美名赞——致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张仲林医生
30.好人一生平安——题赠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的潮安村医张仲林
张仲林2019年10月资源回顾
【免责声明】
张仲林( ID:e41121 ) 微信公众号所有文字,图片,视频,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张仲林观点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尊重知识与劳动,转载请注明作者、来源、微信公众号。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,如涉及版权争议,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,谢谢。对使用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张仲林不做任何承诺。
邮箱:zhonglinzhang@126.com
编辑:寒香医路(张仲林)
↙更多精彩内容,尽在阅读原文
请点个